今年冬天,南方在经历了08年大雪的十年后,又是新一轮大雪,最低气温已近零下十度,街头已是白雪皑皑,一片北国风光穿越到了南方。
心中一面敬佩南方人的吃苦精神,一面也隐隐地担心:“大寒之后必有大复”——寒冷消磨了人的生命,春天后的病人也许会更多,而且也更难治了。
-01-
中医里讲外感六邪“风寒暑湿燥火”,其中寒是消磨生命的第一邪气,故有了中医古文中“寒乃杀生之气”的理念。
由于受生活条件所限,古时的养生第一法则就为“去寒就温”。
北京故宫的大殿是气派,但“广殿伤阳”,意思就是大房子不好取暖,冬天太冷了。仔细的人会发现,皇帝的起居室反倒很小,还不如现化人的豪宅。
在寒冷的北方与当时低效的取暖方式下,这已经是居住的极限了。
古人之所以视寒为第一杀生之气,根源由于旧时能量摄取的不易,寒冷掠夺走了人类生存的依赖能量,即古人所谓之“气”。
故宫略影(手绘)
但如今北方供暖后,取暖已经不是问题,问题则是室内过热、室外过冷导致的温差太大,两种环境的频繁切换扰乱了人的免疫,让体弱的人总是在一直感冒的状态中度过由冬到春的季节。
南方的冬天在零度上下徘徊,处于一种“既冻不死也好活不了”的情况。
古代的富庶之地,现在反倒显得很是尴尬。特别像这种大寒的冬天,南方人依旧保持传统,室内不加温,人时刻处于缩手缩脚的状态,裹着厚厚的衣服。
于是,这就造成了在四肢寒冷热气内郁的“四逆症”(即由于热气郁于胸中,难以流通到四肢未端而导致手脚四肢冰凉)与外感风寒的复杂关系中,每个人虽然四肢冰凉但又脉浮的一派受“外邪内热”的外感病象。
可怜的人体此时已经完全分辨不出该如何应对。
笔者现在长期行医于太湖边,经历了这最冷的冬天,不是旧金山的夏天,而是下了雪后的江南,但给大部分病人看病时,几乎所有人的脉象为浮,已完全不符冬天人体“气血内收”的“天人合一”生理现象。
也许新年欢庆后,就是医院爆满的前奏。
-02-
在古代漫长的冬季与当时物质匮乏的时代,保存能量抵御寒冷是生存的根本。
所以,那时的养生保命法则是少动少消耗热量,尽量多吃油脂糖分以补充能量。
因此,富含糖分的红枣枸杞和充满油脂的芝麻核桃都是滋补佳品。
但在物质丰富的今天,养生法则也要于时俱进,因为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疾病来自于能量的过盛与免疫的紊乱,最典型的就是新陈代谢疾病,即我们俗称的“三高”: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,都由一个共同病因引起——“胰岛素抵抗”。
由于医疗知识的普及教育原因,在一般人认识中,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而造成的,但其实那只是糖尿病得了十几年后恶化的结果,病因则是“胰岛素抵抗”、“胰岛素抵抗”、“胰岛素抵抗,重要的事情讲三遍!
这是一种由能量过盛与免疫综合失控造成的病态状态,在你得病的十年前后与你的胰腺没有一毛钱关系。
这时候,你却听信了那些所谓的神奇保健品和各种“神医大师”忽悠——那些恢复胰腺分泌胰岛素分泌的疗法是多么可笑!
爱斯基摩人
从微观从西医讲是“胰岛素抵抗”,但从宏观从中医讲,我们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完整的认识:“内伤痰饮,外受风寒”,一言以蔽之。
“内伤痰饮”就是吃多了、喝多了;“外受风寒”就是免疫的紊乱。
外邪引动内邪,内外合邪人是根本承受不了的,随之也就无可避免地进入疾病模式。所以,伤寒派的医家治病,必以“袪邪为上”。
人类是智慧的,在应对自然环境的各种伤害时,归纳出了经络:“病邪伤身未久”,即还未引发系统性疾病,也就是还在皮肤经络未被阻塞或者说病在气分而未入血时,经络中的气(即能量)尚可调节自愈。
健康的基本要素是保证能量,也就是“气”在身体中流动无障碍。
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活动:古代有导引术,现在有跑步健身,无不是让气血流通——这是对抗能量过盛、免疫紊乱的不二法则。
雪景室外温泉
但如果你有受邪,如果病邪尚浅还未入脏腑、未与内邪相合引起系统性疾病时,特别是寒邪,会对气血运行和身体恢复有阻碍的。
这就需要治疗当以“驱邪为上”、“寒则温之”——最佳方法不外乎灸法。
传统灸法一把草、冒烟着火,已远远不适合现代的居住环境。
所谓草的药性纯属胡扯,灸的作用完全来自有穿透力的远红外线,而且温度最佳为42℃。不过,中医界至今却没有什么像样的现代设备以取代,即使有也被各种养生会馆用极力推荐所谓的什么“高档灸绒”所迷惑。
——END——
在这里,我们与你共同站在抗“糖”第一线!
瑞博同义堂中医门诊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