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糖反反复复总是不好?原来是你的思想上出了问题

解涛 2018年01月15日
很多糖友在防治糖尿病时,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有这样一类问题,可以说是源于糖友心理、认识层面而产生的。
相较其他问题,这类问题显得更为重要——毕竟思想指挥行动,与其总是抱怨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,不如反思一下自己在思想上是否出现了以下某种或多种误区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误区一

怀疑诊断的正确性


有的糖友到体检机构或医院确诊糖尿病后,第一反应往往是“我还很年轻啊”、“我又不是特别胖”、“我平时不怎么吃甜的东西啊”、“我家里没有糖尿病遗传啊”、“我不疼不痒的什么感觉都没有啊”……


总之,即使是医生正式确诊了,这些糖友仍然不接受自己已经患病的事实。更有甚者,还会开始辗转多个医院,找多位医生重新检查;有些人则采取完全回避态度,把化验结果收起来,就当根本没有这回事一样。


事实证明,必须面对现实,在思想上认同、接受,做到“在战略上藐视,战术上重视”,及时找正规医院医生给予科学规范的个性化诊治方案、主动积极配合全方位管理自己等,才能尽早控制好血糖,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误区二

血糖一降就停药


有糖友坚持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后,发现血糖已经下降达标,就认为病已治愈,而且也以为长期吃药必定损伤内脏,能不吃就尽量不吃,从而不经医生同意就擅自停药;待血糖再次飙升,才又不得不重新服药。


其实,除非确实体内仍存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,同时严格执行了生活方面的控制,可暂时停用药物一段时间,但仍需继续监测血糖。希望广大糖友一定要明白,暂时性的血糖下降并不意味着糖尿病痊愈了。盲目停药后,既不去关注血糖变化,又不进行严格的生活方式控制,是十分危险的!

             


误区三

忽视非药物治疗


有糖友既不控制饮食又不运动锻炼,觉得多吃片药或多打几个单位胰岛素就万事大吉了。这种思想认识可以说非常普遍,同时也是极为错误的。


有临床研究表明,同样的血糖情况吃同样的药,有的糖友血糖可以控制得很好,有的则不理想。其中的原因往往就在于前者除了吃药还进行了生活方式控制,而后者却基本忽略了。


对糖尿病患者而言,合理饮食、科学锻炼、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、劳逸结合、心理调适等非药物疗法,对控制病情及并发症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。有些病情较轻的糖友甚至完全不依靠药物,通过非药物疗法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。


 


误区四

极端严格要求自己


有糖友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:某一次测血糖数值稍偏高些,某顿饭吃得多了些,某天因为有事耽误了运动锻炼等,就会变得格外不安,甚至焦虑、失眠。


实际上,万事皆有度,正所谓“过犹不及”。


不重视疾病固然不对,但太过重视其实也不好。有研究表明,某类人群,如教师、会计、律师等,其职业习惯很容易导致做事过于严谨。


这类人群患上糖尿病后,往往对自己的要求太过苛刻。我们重视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,是放在整体和长远来看,没必要因一时的不正常就太过计较,甚至出现焦虑、压力大等情况。


这样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。再者说,不论是哪个年龄段,饮食上如果控制太过严格可能会出现消瘦或营养不良,结果弊大于利,完全得不偿失。


误区五


有的糖友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,或误以为控不控制一样会得并发症,故而抱着“破罐子破摔”的心态,消极治疗:血糖不测、用药丢三落四、饮食我行我素、吃完不走动、体重继续超标、不去医院按时复诊,等等。


殊不知,糖友这种消极情绪,不光影响自己,还会影响全家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相比其他更严重、更棘手的疾病,糖尿病只是一种慢性病,而且如今治疗药物多、治疗手段多,实在没必要自己吓自己。


因此,糖尿病患者只要坚持正规科学的治疗,争取各项指标逐步达标,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、工作、长寿。


总之,我们糖友可能普遍会出现上述一种或几种思想上的误区。


其实出现这些思想问题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我们能够认清现实,摆平自己的心态,对糖尿病的防治在思想层面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。



——END——


在这里,我们与你共同站在抗“糖”第一线!

×
北京太一同义堂中医诊所
(北京医疗基地)

电话咨询:010-80765396

微信咨询

浙江湖州瑞博同義堂中医门诊部
(浙江医疗基地)

电话咨询:0572-2201880

微信咨询

深圳太一同义堂中医诊所
(深圳医疗基地)

电话咨询:13380307521

微信咨询

深圳太一广成中医诊所
(深圳医疗基地)

电话咨询:13380307521

微信咨询

脉诊及技术合作咨询

×

下载方大师APP,查看更多健康资讯

下载太一脉APP,查看更多健康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