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妈妈防治妊娠糖尿病的方法

解涛 2018年01月15日
当医生告诉你已经怀孕时,你就需要知道什么是妊娠糖尿病、妊娠糖尿病的危害、哪些“宝妈”容易得、如何早期发现以及如何应对妊娠糖尿病。


什么是妊娠糖尿病


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,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。这其中包括妊娠前已有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,在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。妊娠糖尿病在产后一般多可自行恢复正常,而约1/3的患者在5~10年后会发展为糖尿病,最终发展为糖尿病的人可达60%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妊娠糖尿病的危害


妊娠期高血糖的主要危害,是围产期(即怀孕28周到产后1周)临床结局不良和死亡率增加,包括母亲发展为Ⅱ型糖尿病、胎儿在宫内发育异常、新生儿畸形、巨大儿(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合并症与创伤的危险)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增加等。


哪些准妈妈易成“糖妈妈”


如果具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,那么就需要注意了,因为你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较高,应该及早进行葡萄糖的筛查:

(1)体型肥胖者;

(2)年龄≥30岁;

(3)有妊娠糖尿病病史,即以前怀孕时得过妊娠糖尿病;

(4)有糖尿病家族史;

(5)以前分娩过体重较大的孩子;

(6)有异常妊娠分娩史,如流产、早产、死胎及新生儿畸形等;

(7)本次妊娠胎儿有异常,如羊水过多、胎儿畸形等。


如何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


大多数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在早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不适,有些孕妇可能会出现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现,即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体重不增或增加与孕周不相符合。


一旦孕妇在孕期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,但体重却明显减轻了,就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,让医生及时诊断自己出现的这种情况是否为妊娠糖尿病。


还有一部分孕妇会感到疲乏、皮肤瘙痒,这些表现在正常怀孕时也十分常见,却很容易被忽视。


因此,建议所有准妈妈均应进行常规的糖尿病筛查,尤其是有高危因素、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孕妇,均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即做相关的筛查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所有准妈妈均应在24~28周,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测定血糖:

(1)进行75gOGTT检测;

(2)先行50gOGTT进行初筛,服糖后1小时血糖高于7.2mmol/L者进行75gOGTT检测。


75gOGTT检测具体过程:清晨空腹取血查空腹血糖后,口服75g葡萄糖,于服糖后1小时、2小时、3小时取血测血糖。其正常值上限分别为:空腹血糖5.3mmol/L、服糖后1小时10.0mmol/L、2小时8.6mmol/L、3小时7.8mmol/L。


如果检验结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点达到或超过上述上限值,则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这是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唯一可靠方法。


另外,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来说,若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.0mmol/L,和(或)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.1mmol/L,应在2周内重复测定;若血糖仍然如此,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


“糖妈妈”如何治疗


对于一些已经换上妊娠糖尿病的“糖妈妈”来说,饮食治疗是目前妊娠糖尿病最主要、也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。


大多数患者只需要进行单纯的饮食计划和运动,就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。


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要多吃高纤维食物,如蔬菜、全谷类面包或馒头,以糙米取代白米


因为这些食物比普通碳水化合物消化、吸收得更慢,相比之下,不会使餐后血糖升得太高。


减少甚至完全不食用富含单糖、双糖的食物和饮料,如汽水、果汁、果味茶以及大部分甜点、巧克力、果酱等——这些食物会迅速升高血糖水平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水果中的青苹果、猕猴桃、草莓、柚子、桔子等,含可溶性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高,应优先选择;而西瓜、葡萄、香蕉含糖较高,不宜多吃。


此外,水果最好在餐间食用,每天一份的量。若血糖控制得不理想,那么就要用黄瓜、西红柿等代替水果。


如果在孕前已摄取了足够营养,则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摄取;妊娠中、后期,每天应增加蛋白质的量各为6g、12g,其中一半须来自禽蛋、牛奶、深红色肉类、鱼类及豆制品等。


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之上,还要辅以一定的体育锻炼——要有一定的强度负荷,但强度不宜过大,标准是心率略有上升即可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最后,万一按照饮食与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并没有稳定控制住血糖,那么就应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治疗。


很多孕妇会担心打胰岛素会导致终身依赖注射胰岛素,其实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,短期内注射胰岛素并不会形成依赖。


另外,要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物,同时遵医嘱定期抽血,监测血糖水平,根据血糖结果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。


在使用胰岛素时,用量应准确,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,每天3~4次。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,患者按要求进食。如有外出或间隔时间长时,应随身携带食品,避免低血糖情况发生。

——END——


在这里,我们与你共同站在抗“糖”第一线!

×
北京太一同义堂中医诊所
(北京医疗基地)

电话咨询:010-80765396

微信咨询

浙江湖州瑞博同義堂中医门诊部
(浙江医疗基地)

电话咨询:0572-2201880

微信咨询

深圳太一同义堂中医诊所
(深圳医疗基地)

电话咨询:13380307521

微信咨询

深圳太一广成中医诊所
(深圳医疗基地)

电话咨询:13380307521

微信咨询

脉诊及技术合作咨询

×

下载方大师APP,查看更多健康资讯

下载太一脉APP,查看更多健康资讯